紅堿淖,中國陜西省北部毛烏素沙漠內一淡水內流湖,面積67平方公里,屬神木市爾林兔鎮管轄。位于陜西省神木市爾林兔鎮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新街鎮刀勞窯村陜蒙交界處,總面積為90平方公里,淖上水光粼粼,煙波浩淼,水草豐盛,環境宜人,景色壯觀,融草原風光與江南澤國景象于一體,是旅游度假的理想水上樂園。
紅堿淖的“淖”是蒙古族語,是水泊、湖泊的意思。
紅堿淖被稱作“昭君淚” ,來自當地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王昭君當年遠嫁匈奴,走到爾林兔草原,即將告別中原,下馬回望,想到從此鄉關萬里,恐怕一輩子也難以回還,頓時千般感慨、萬般惆悵洶涌心間,這一駐足,便流了七天七夜的眼淚,于是就形成了這一汪六七十平方公里的紅堿淖。王母娘娘為此感動,便派七仙女下凡,仙女們各持一條彩帶,從七個不同的方向向其走去,于是現在就有了七條季節河同時流入“昭君淚”。
紅堿淖氣候屬暖溫帶和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差較大,無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0℃,四季皆適宜旅游。
2000年10月,在陜西省神木市紅堿淖首次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遺鷗以來,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和省、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關注,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強,2005年紅堿淖的遺鷗種群已超萬只,成為全球最大的遺鷗繁殖種群。然而,旅游活動開發(鳥類繁殖期間的觀鳥游)和氣候變干導致近年來遺鷗數量急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