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陜北民歌是陜北漢族勞動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結晶。陜北地區的漢族民歌分為勞動號子、信天游、小調三類。勞動號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場歌。信天游分為高腔和平腔。這些自成體裁又各具特點的漢族民歌,都從各方面反映了社會生活,唱出了陜北人民的苦樂和愛憎,并且當社會制度根本改變的時候,民歌的內容和形式也隨著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反映在內容上表現了新的社會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時也使各種體裁具有了新的意義。
全國聞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趕牲靈》、《蘭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繡金匾》等。
陜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陜北民歌昂揚著黃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著黃河兒女最通俗的詞匯和最亮麗的激情。她是我們黃土地的母語和家園,更是我們黃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陜北民歌有她鮮明的地域特征:接地氣、大氣、美氣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這種既通俗又亮麗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壇圣殿之上,用小調小曲宣泄黃鐘大呂之勢。
在陜北,人們的喜、怒、哀、樂哪一種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來表達。無論是站在崇山峻嶺之巔,還是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進在一馬平川的大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這就是陜北民歌。
“女人們憂愁哭鼻子,男人們憂愁唱曲子?!睂嶋H上,陜北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民歌。黃土高原上,既有婆姨們如泣如訴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們的“攔羊嗓子回牛聲”的高歌回蕩。陜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